樂刷pos機侵犯消費者知情權
瀏覽:170
發布日期:2023-05-03 00:00:00
投稿人:佚名投稿
1、做刷卡機客服免費送刷卡機違法嗎
不犯法的,如果公司沒有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等權利且履行了經營者的義務,也沒有強買強賣商品,強迫他人提供服務或者強迫他人接受服務,那么就是不犯法的。《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六條 強買強賣商品,強迫他人提供服務或者強迫他人接受服務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拓展資料:
一、申請銀行pos商戶所需資質文件:
1、對外經營或服務的有效憑證,如營業執照
2、法人(負責人)有效身份證明文件
3、銀行結算賬戶
4、其它證明材料(僅涉及商戶提供)。用于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一般納稅人資格認定書,特許經營許可證,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受益所有人信息等。以上資料提供原件及復印件,復印件需加蓋公章或簽字。以上資料的復印件必須清晰,且均需加蓋公章及法人簽名。
二、辦理pos機會查詢征信嗎
銀行會查詢你的征信報告,來審核你的信用是否符合要求,若你的征信報告里存在不良記錄,那么就是無法辦理POS機的。
當然,銀行是肯定會審核你的經營是否屬實,是否曾有經營不善關閉的情況。銀行會派工作人員去進行上門審查、拍照存檔。
當然還會審查你是否在其他銀行辦理過POS機,有沒有過套現行為。
三、pos機費率如何
根據現在的標準來看,如果是中國銀行那么標準類的借記卡,pos機刷卡費率是0.2%,也就是20封頂,信用卡的費率是0.6%,農業銀行的標準內借記卡pos機刷卡費率是0.38%,信用卡費率是0.38%,工商銀行標準類的借記卡pos機刷卡費率是0.5%,信用卡費率是0.5%。建設銀行標準內借記卡pos機刷卡費率是0.5%,信用卡費率為0.3%,交通銀行標準類借記卡pos機刷卡費率為0.5%,信用卡費率為0.6%,平安銀行標準類借記卡pos機刷卡費率為0.335%,信用卡費率為0.633%。
2、興業銀行樂刷收銀通安全嗎
最關鍵的就是是否有央行授權頒發第三方支付業務許可證 ,目前全國做線下POS機正規支付公司只有二十多家,樂刷科技支付就是其中之一,所以樂刷是非常安全的。如今,很多人都在使用POS機,POS機到底怎樣才算安全的呢?
第一點:首先,要有支付牌照
支付牌照就是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的具有收單業務的第三方支付牌照。該公司要向中國人民銀行提供一筆巨額的備用保證金,以應對可能出現的經濟問題,確保使用POS機消費者的資金安全。
第二點:搞清楚一清機和二清機
所謂一清,就是一次清算,是指銀行或者第三方支付公司直接把錢結算到用戶綁定的銀行卡。刷完卡,然后形成一個數據包發送到第三方支付公司,第三方支付公司再把數據包發給銀聯結算,銀聯結算完了,直接把數據包發到綁定POS機的銀行卡發卡行,發卡行再把錢結算到綁定的銀行卡。
二清,則是二次清算。在最終用戶和銀聯之間還隔著一個中間商家。銀聯或第三方支付公司把錢結算給中間商家之后,中間商家再把錢支付的最終用戶的銀行卡。
3、樂刷pos正規嗎是不是真的
樂刷pos機被很多人關注,現在市面上Pos機有很多,找一個靠譜安全的就挺難的,如果你需要pos機,又擔心pos機不正規的話,可以看看本站提供的介紹哦!樂刷pos機是帶有銀聯認證的,還是很靠譜的。一、樂刷pos怎么樣是正規機器嗎
刷POS機是一清機,上網百度都是能隨便能查到的,而且各位也可以再國家央行的官網查詢的到,在右上方的搜索欄輸入樂刷科技就能查詢的到,還唄POS查詢過,2015年拿到來中國央行的支付業務許可證,正規性不用多說。
辦理一臺POS機除了看機器的正規性就是手續費率方面了,費率太貴對于很多經常小額消費的用戶來說就不劃算了,樂刷POS機費率于行業中其他POS機來說處在中游位置,刷卡0.6%費率,掃碼微信、花唄0.38%,閃付一千元以下的消費只收0.38%,即1000元3.8元的手續費,優惠力度無法形容,養卡都不會出現風控的問題。
二、樂刷pos機靠譜嗎
樂刷POS還挺靠譜的。
1.帶有銀聯認證標志的POS機表示POS機已通過銀聯認證。樂刷科技擁有全國性的銀行卡收單和移動支付許可證。 因此,樂刷POS機是常規的一清機,其安全性較高。
2.信用卡費用除外。 樂刷POS機還支持閃付和掃碼支付等支付方式,到賬時間相對穩定,這是一個令人比較放心的POS機品牌。
三、樂刷pos是騰訊旗下的嗎
騰訊是樂刷的股東,騰訊在樂刷A輪融資的時候,投了占樂刷3%的股份,在天眼查企查查自己可以查一下。
4、樂刷刷卡0費率可信嗎
不可信。樂刷pos以零費率為借口推銷POS機,誘導消費者刷卡,惡意扣款,屬于欺騙消費者。5、我用了一臺新中付pos機,刷卡被騙了,怎么辦
屬于欺詐消費者行為,請及時報警,避免更多財產損失。欺詐消費者的行為,是指經營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務中,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欺騙、誤導消費者,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依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應當受到處罰并承擔責任的行為。拓展資料:
所謂欺騙消費者行為,是指經營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時,以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欺騙、誤導消費者,使消費者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行為。
根據2015年3月15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侵犯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已撤銷)的相關規定,判斷經營者的行為是否構成欺詐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根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所采取的手段進行判斷。一般來說,經營者的下列行為屬于欺騙消費者:⑴銷售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二)采用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使商品銷售數量不足的;(三)銷售“經過處理的產品”、“缺陷產品”、“不合格產品”等商品,謊稱是正品的;(4)使用虛假的“結算價”、“賣出價”、“最低價”、“優惠價”或者其他欺騙性價格銷售商品的;(五)以虛假商品說明、商品標準、實物樣品等方式銷售商品的;(六)未按照自己的真實名稱和標志銷售商品的;(七)雇傭他人進行欺騙性銷售誘導;(八)作虛假的現場演示和說明;(九)利用廣播、電視、電影、報刊等大眾媒體對商品進行虛假宣傳的;(十)騙取消費者預付款的;(十一)利用郵購銷售方式,不提供商品或者不按照約定的條件提供商品,騙取錢財的;(十二)以虛假的“有獎銷售”、“還本銷售”等方式銷售商品的;⒀以其他虛假或者不正當手段欺騙消費者的。其次,根據經營者的行為是否誤導消費者來判斷。判斷經營者的行為是否誤導消費者,應當采用一般標準,即以一般消費者的認知水平和識別能力為準。如果該行為足以誤導普通消費者,則構成欺詐。如果該行為不足以誤導普通消費者,則個人消費者不得以證明其誤解為由主張欺詐成立。經營者的欺詐行為一般會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這種損害并不意味著需要實際的損失或損害。只要經營者的行為根據其性質足以誤導消費者,就可以認定為欺詐。第三,從經營者行為的主觀方面判斷。我國法律并沒有明確規定構成欺詐的主觀要件是故意,但就文本而言,欺詐是為了掩蓋事實真相,誤導消費者。因此,并不是經營者的主觀故意狀態不需要具備,而是“欺詐”一詞本身就包含或揭示了經營者的故意心理。因此,在下列情形下,經營者“不能證明自己沒有欺騙或者誤導消費者的,應當承擔欺騙消費者的法律責任”:⑴銷售無效或者變質的商品;(二)銷售侵犯他人注冊商標權的商品;(三)銷售偽造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企業名稱、字號的商品的;(四)銷售偽造或者冒用他人商品的名稱、包裝、裝潢的商品的;(五)銷售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名優標志等質量標志的商品。經營者能夠證明的,不屬于欺詐;如果不能證明,就構成欺詐。

轉載請帶上網址:http://yadikedp.com/posji/125861.html
- 上一篇:赤峰敖漢旗隨行付pos機辦理
- 下一篇:烏蘇市銀聯手機pos機
相關文章推薦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email protected]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