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里的刷卡機怎么不會要錢
網上關于學校里的刷卡機怎么不會要錢的刷卡知識比較多,也有關于學校里的刷卡機怎么不會要錢的問題,今天第一pos網(yadikedp.com)為大家整理刷卡常見知識,未來的我們終成一代卡神。
本文目錄一覽:
學校里的刷卡機怎么不會要錢
出門前摸一摸有沒有帶錢包,往口袋里塞幾個硬幣方便找零。當中國人早就習慣用手機“掃一掃”買單的時候,上面這副看似過時的場景仍是歐洲人的日常。
然而疫情之下,歐洲人的生活方式也在不知不覺改變,大批商家開始加入“拒絕現金支付”的行列。專家預計,疫情會比任何一種科技都更迅猛地將保守的歐洲推向無紙幣時代。
某一天,歐洲也許真的會和現金說再見,但你不知道現在推動保守的他們來做這件事,有多難。
對現金情有獨鐘
一直以來,歐洲在數字經濟方面都顯得似乎是刻意為之的“遲鈍”,對于電子商務和電子支付不知道慢了多少拍。
歐洲央行2020年12月2日發布的報告顯示,2019年歐元區所有交易中,現金支付占比高達73%。
歐洲人對現金看來真的是“情有獨鐘”。其中,德國人對現金的愛更是其他歐洲國家所無法企及的。
歐洲央行2017年一項調查顯示,德國人外出平均隨身攜帶103歐元現金,是所有歐元區國家中最高的。自2002年歐元普及至今,德國央行發行的紙幣數量比其他18個國家加起來還多。與此同時,德國人年均刷銀行卡次數大概只有法國人的一半,英國人的四分之一。
圖說:過去,“只收現金”是歐洲人的日常。 GJ圖
有人可能會納悶:為什么在高精尖技術領域讓其他國家仰視的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至今如此執著于現金并且拒絕電子支付呢?
究竟是什么阻擋了德國人在支付方式上“與時俱進”的腳步?難道是他們過于傳統而顯得古板?或許,可以從德國的民族性格、歷史和現實等方面尋找答案。
首先,務實的民族性格造就了德國人務實的消費觀。
舉個例子,我們一般以為西方人不注重儲蓄,其實并不盡然。和很多歐洲國家不同,德國人總是覺得凡事應該有備無患,非常熱愛儲蓄。
不少德國人認為,鈔票才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只有把鈔票牢牢握在手里,才有花錢的實感。他們很怕輕輕松松刷一下銀行卡,錢就像潑出去的水一樣花掉了,萬一超支了怎么辦?
可以說,德國人傾向于“實體”而非“虛擬”,他們偏愛實體資產。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么很多德國公司不愛借貸,大多數德國人不愛炒股。
其次,德國人對現金的偏愛來源于特定的歷史因素。
1990年柏林墻的倒塌標志著德國走向統一,統一后的德國逐漸發展成為可以帶動歐洲發展的經濟體。在這個過程中,紙幣不僅成了德國經濟奇跡的象征,還成了德國建設全新國家的見證者。
正是因為德國經濟的騰飛,讓德國人對紙幣產生了特別的情愫。
除了以上兩點原因外,包括德國人在內的歐洲人青睞現金還有一些其他原因。比如,歐洲人一直秉承“隱私至上”觀念,他們認為只有現金是匿名的,難以追蹤的。
此外,電子支付不受待見還有一個值得考慮的因素就是美國。美國谷歌和蘋果公司占據了德國手機市場的主要地位,近年來兩家公司都在歐洲積極推進它們開發的支付系統,可是進展有限。
德國支付系統倡議組織成員認為:“歐洲監管機構要認真對待潛在的顧慮,減少對美國科技巨頭的依賴。”他還對美國相關企業的隱私保護持懷疑態度。
進入無紙幣時代
德國網紅面包店坎普斯去年6月霸占了德國各大媒體頭條,原因是這家店愿意為在疫情期間刷卡消費的顧客提供3%折扣。
雖然刷卡支付對中國人來說早就司空見慣,甚至已經落伍,但對于“現金為王”的德國人來說,可是不小的跨越呢。
出于對新冠病毒的恐懼和保持社交距離的需要,德國一些餐館和商店開始要求顧客使用“非接觸”付款方式,以避免在使用現金時與他人近距離接觸。
而疫情之下,也有越來越多德國人變成了網購和外賣達人。
德國美容用品零售商“道格拉斯”自關閉實體店以來,網購銷售額增長了70%,時尚和生活用品電子商務公司“啟動”的活躍用戶數比上半年增長20%,亞馬遜公司去年第二季度在歐洲的凈利潤翻了一番。
“一場革命正在進行,不管德國人愿不愿意,他們似乎還是被推入了電子支付時代,很快現金可能就不再是王道了。”看到疫情竟然在瓦解德國人的現金情結,德國媒體也驚呆了。
不過,要想讓保守的德國人徹底拋棄現金,似乎也不是那么容易。德國貨幣與債券服務協會的一項數據表明,疫情期間雖然有57%德國人承認比過去更加頻繁地使用了信用卡,但有75%德國人仍在堅持使用現金。
德國支付行業組織IDZ的創始人林伯格認為:“雖然這只是開始,但刷卡支付一定是未來趨勢。”
德國人似乎是在不情不愿中被迫接受了非現金支付,但意大利人就不一樣了。
在羅馬南部經營一家藥店13年的辛齊亞迪·錫耶納說,開店這么長時間,第一次看到電子支付數據激增,因為人們不想在疫情蔓延的時候觸碰現金。
圖說:如今,德國柏林一家咖啡館只能刷卡。 GJ圖
在羅馬阿爾伯隆街售賣海鮮產品20年的薩布麗娜·帕特里奇去年也入了一臺電子收銀機。她說:“過去這里一直都是現金交易,但最近想用電子支付的人增加了兩倍多。”
80歲的安東尼奧·尤利亞諾在羅馬經營快餐店已經40多年,他說:“我正在和銀行商量在店里安裝一臺刷卡機,因為很多顧客都希望刷卡支付。”
意大利人轉向電子支付不僅是疫情下的被動接受,意大利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以鼓勵人們使用電子支付。
意大利政府承諾,從2020年12月1日起,國家將退還意大利人信用卡或借記卡消費總額的10%,最高限額為3000歐元。與此同時,在6個月內,如果你的任何一筆電子支付金額在10萬個人中是最高的,還將額外獲得3000歐元“超級返現”。這些鼓勵措施深刻改變了意大利消費者的支付習慣。
疫情是一劑猛藥
疫情正在把保守的歐洲加速推向電子支付時代,德國和意大利只是兩個典型代表。
2020年,法國銀行卡掃描支付使用率高達四分之一。在整體消費減少的背景之下,到去年4月初平均使用頻率已經升高4%,其中在藥房的使用頻率增加10%。
這種無接觸支付通常是為了方便小額支付,限額也都是在20歐元左右,但是從去年3月底開始,有20多個歐洲國家相繼提升了無接觸支付的上限額度。
英國就在去年4月將這種支付上限從30英鎊上調至45英鎊。雖然目前還有三成英國人偶爾使用現金,兩成英國人基本依賴現金支付,但根據英國取款機管理公司的數據統計,五成英國人已經以其他支付方式代替現金,75%受訪者在疫情暴發后減少了現金使用,其中54%直接避免使用任何現金。
看來,讓歐洲人“拋棄”現金,疫情可能真的是一劑猛藥。只是不知道,“只收現金”會在哪一天徹底存放于歐洲人的回憶里。
文 / 弦子
以上就是關于學校里的刷卡機怎么不會要錢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學校里的刷卡機怎么不會要錢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轉載請帶上網址:http://yadikedp.com/shuakatwo/204707.html
- 上一篇:刷卡機驗卡失敗怎么辦
- 下一篇:長沙公交車刷卡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