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神奇的刷卡機
網上關于最神奇的刷卡機的刷卡知識比較多,也有關于最神奇的刷卡機的問題,今天第一pos網(yadikedp.com)為大家整理刷卡常見知識,未來的我們終成一代卡神。
本文目錄一覽:
1、最神奇的刷卡機
最神奇的刷卡機
最近,我們發現,一些古早的賣樓套路正在重出江湖。
當你走進廣州西部某樓盤的案場,中介們會先把項目捧上天,然后轉身掏出一個刷卡機——
就像有時候,在大眾點評花9.9元可以買個5折套餐一樣,只要你預先刷一筆15萬的“團購費”,就能在買房時享有額外的高額折扣。
你掐指一算,這筆交易簡直“物超所值”,在買房時能省下的錢遠遠高于預先付出的團購費用。
但你很難發現,這筆錢的流向與開發商的預售監管賬戶沒有一點點關系——
錢悄無聲息地進了中介平臺的賬戶,在你看不到的地方,順勢變成了房企預付給渠道商的前傭。
對于渠道商而言,短時間內就能回籠高額傭金,有的項目統一結算后,還能再收回一筆不菲的后傭——
一個項目原本就很稀薄的個位數的利潤,就這樣幾乎全都轉手送給了渠道。
類似的案例,只是冰山一角。
掌握了巨大渠道流量的貝殼,正成為掐住開發商脖子的人。
上周,貝殼2021年的財報浮出水面。
這一年,整個房地產行業步入寒冬,貝殼在時代的洪流下獨木難支。
在歷經創始人逝世、裁員風波、渾水做空一系列曲折后,全年凈利由盈轉虧,凈虧損達到5個多億。
但貝殼的新房業務卻在悶聲數錢。
從全局看,貝殼去年營收增長的近100億元,有86億元都是由一手交易拉動的。
看到這里,不禁遙想起左暉打過的一個形象的比喻:
“渠道是開發商的夜壺,當市場不好時便會拿出來用用。”
去年下半年以來,行業的外部融資通道急劇收縮,狠抓銷售促回款成為開發商活下去的重中之重。
在這個時候,“夜壺”效應越發明顯了——
與那些散兵游勇的渠道商不同,手握線下的鏈家、德佑和各式加盟店,貝殼擁有最強大的經紀人隊伍和分銷能力。
也是如今開發商最需要的人。
何況,貝殼還手握無與倫比的一二手“夢幻聯動”——
只要新房給的傭金夠高,就可以憑著三寸不爛之舌,將想買二手房的到店客戶就地轉化為新房的購房者。
就這樣,曾經以“真房源”終結二手房價差的屠龍少年,終于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一手房上——
換句話,就是在開發商和購房者之間賺個“剪刀差”。
這個“剪刀差”到底有多少呢?
在首個全面松綁“救市”的省會城市鄭州,去年底,給渠道四五個點傭金的項目,比比皆是。
遠郊難賣的項目,傭金一度可以達到10個點以上。
也就是說,每賣出一套100萬的房子,開發商就要給貝殼10萬+的渠道費用!
市場如此內卷,有行業公眾號公開發出了這樣的呼吁——
當然并沒有什么用處。
但這不是最恐怖的,更可怕的是,貝殼挾客戶以令諸侯,在一手市場玩起了“信息壟斷”。
曾有媒體報道,也是在鄭州,西四環某項目和貝殼斷了合作后,有一次加盟的經紀人帶看周邊競品,客戶主動提出想了解下該項目,但經紀人直截了當地表示——
這個開發商不行,將來是要爛尾的。
這……就讓人有點呵呵了。
但無論如何,2021年,當地產行業陷入萎靡的時候,貝殼確實靠著日益拉大的“剪刀差”,讓公司新房業務的營收增速,遠遠超過了成交額增速——
但是,福禍相依,趁“亂世”不斷加碼新房業務的貝殼,背后也有深重的隱憂。
2021年財報中,貝殼計提的減值準備從11.22億元提高至21.51億元。
鑒于二手房沒有計提損失的概念,那么,壞賬只能來自一手房業務。
為了規避自身風險,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貝殼開始用墊傭的方式來篩選開發商。
有廣州中介行老板私下透露:
貝殼很多墊傭盤,房企必須先給貝殼打幾百萬,不然貝殼不會進。
開發商實在沒錢怎么辦呢?類似文章開頭的的“團購費”就這樣重出江湖了——
冒著違規操作的風險,讓購房者換一種名義,直接給渠道付“中介費”。
總之,貝殼似乎陷入了一個奇怪的循環——
樓市越慘淡,開發商對渠道的依賴就越高,渠道要求開發商付的費用也就越高,而這些費用又轉過頭成為壓垮開發商的,其中一根稻草。
開發商一躺平,所有費用,最后都變成渠道的壞賬。
Emmm……
也難怪這一年多以來,貝殼股價已經比起高點縮水90%還多了。也不知道維穩的表態出了之后,貝殼的業績會像這幾天的股價一樣,觸底反彈嗎?
以上就是關于最神奇的刷卡機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最神奇的刷卡機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轉載請帶上網址:http://yadikedp.com/shuakatwo/260068.html
- 上一篇:刷卡機刷到銀行卡了怎么查余額
- 下一篇:移動刷卡機的工作原理圖